身边好人

时间:2023-05-22 09:03:38 稿源:安徽日报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各位父老乡亲喜欢听书,给我捧场,我心里乐呵。”无论是农忙农闲,还是夏夜冬天,只要有村民想听,刘学文就带着大鼓去四处说唱。大鼓一响,村民都知晓:刘学文,来了!

  今年76岁的刘学文,是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鸦窝村村民,出身曲艺世家,父亲刘家才是常山庐剧团一名艺人。在家庭氛围熏陶下,他从小便酷爱曲艺。

  1973年腊月三十,正值章广镇常山街道(原常山乡)逢集,“安徽大鼓”名艺人陈天怀来表演说唱大鼓书。16岁的刘学文被这种独特新颖的表演艺术深深吸引住,看完表演仍不舍离开,恳求陈天怀收他为徒。因表演日程安排紧张,演出刚结束,陈天怀带着班组匆匆离开了。

  1974年临近端午的一天,陈天怀又来到章广镇表演,演出结束后,刘学文再次请求拜师学艺。陈天怀被他的精神打动,“你要真想学本事,就来肥东县陈集乡找我!”这句话,让刘学文开心了一整天。

  第二天一大早,刘学文就踏上了求学路,寒来暑往、起早贪黑、风吹日晒,一学就是3年。1977年,刘学文不负所望、学有所成,正式登台说书。

  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在常山水泥厂当班的刘学文,不慎烧伤双眼,造成双目失明。然而,他没有放弃对大鼓书的深深热爱。“眼睛虽然失明,可只要坚持学下去,文艺的传承就是一片光明。”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只要空闲,刘学文就抱着一个收音机来听书。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听,认认真真磨,知识、技能全部渗透在他的心里。

  为拓展大鼓书的艺术表现力,刘学文经常走村串户询问老观众的意见,将唱腔技巧和本地方言结合起来,通过本地口语化的说唱方式,让村民想听大鼓书、听懂大鼓书。在说唱内容上,他不断挖掘创新,汲取民间语言养分,进行创新和改编,整理出了《报母恩》《孝敬老人美名传》等经典作品。

  这几年,除了走村串巷演出外,刘学文还免费培训学员80余人,正式收徒5人。多年来,他深入村(社区)、学校进行义务演出,累计推出大鼓书作品100余个,演出2000余场,听众2万余人次。说唱大鼓书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使更多的人了解安徽大鼓。正因此,他先后被评为安徽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安徽好人”等。(记者李明杰)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