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时间:2023-03-23 09:51:29 稿源:安徽日报

  在休宁县城北农贸市场,市民们正在整齐干净的摊位前购买蔬菜。

  休宁县县城东湖社区的一处“边角地”,经过改造后供市民休闲娱乐。

  休宁县精心打造榜样主题街,展示典型模范人物事迹。

  初春的休宁,天朗气清,地润人宜。

  驻足城市街头,体验车水马龙间的秩序井然;流连“口袋公园”,品味霓虹夜景的流光溢彩;步入街道社区,感受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向幸福出发,文明的种子生发出巨大的力量,休宁人民见证并享受着家园在创城过程中的可喜变化。

  文明城市治理水平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度密切相关。近年来,休宁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细做实民生工作,抓好办好民生实事,外塑城市品位之形,内铸市民精神之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善政惠民 向暖而行

  身边的美好变化是增强幸福感的源泉。越来越多的新变化,让市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也让城市变得更有温度、更富魅力。

  走进休宁县城北农贸市场,环境整洁清爽,货物摆放整齐有序,采光、通风条件良好,蔬菜、肉类、水产等区域分类明确,让人耳目一新。“以前来菜市场买菜,下雨天地面上脏得无法落脚,现在是一种享受,就像逛超市一样。”常来买菜的市民陈先生笑呵呵地说。

  在城北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过程中,通过完善通风设施、排水系统和服务设施等硬件设施,改善垃圾处理、公厕保洁等卫生状况,规范车辆摆放、经营行为等秩序管理,群众“菜篮子”体验越来越舒心。

  不单单是农贸市场,繁茂的花卉植物、别致的休息廊道、功能齐全的健身器材……散落在休宁各处的“口袋公园”、街角空间,让人眼前一亮。像这样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园”,休宁县已建起30多处,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需要,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微幸福”。

  休宁还打造状元广场、横江公园、黄山南路、齐云山风景区4处高品质“徽客厅”。在重点交通路口加装便民遮阳(雨)棚20个。完成城区新建8座公厕、改造3座公厕,建设户外劳动者暖心驿站4个,全天候提供免费开水、应急药品、饭菜加热、休息座椅、应急充电、免费空调等,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一个温馨的港湾。

  一切改变,源于休宁县固强补弱、普惠民生的决心和用心。该县紧密结合暖民心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着力改造提升农贸市场、便民设施、停车位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项目。

  三分建,七分管。除了大刀阔斧改造提升,“绣花功夫”精心管理维护也不可或缺。

  “车辆乱停乱放,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停车位增加后,大家停车更方便、更有序了。”连日来,休宁县新规划的机动车位有效缓解了市民“停车难”问题。通过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管并重、集约发展,共完成城市新增停车泊位2304个,其中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15个。

  马路上的变化不止于此,交通秩序专项集中整治行动持续开展,纠正不按规定佩戴电动车头盔约8500余辆,拆除雨棚7300余个,电动车上牌率在95%以上。每月通过微信公众号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引导群众认识到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危害性,自觉遵规守纪、文明出行……一系列变化正在让这座城市变得更规范、更文明。

  如今,这些关于幸福的故事,写在了沉甸甸的“民生答卷”里,也写进了休宁人民的心间。

  蝶变跃升 向美而行

  城因人聚而兴,人因城美而荣。在看得见的巨变和看不见的渐变中,休宁这座文明和谐的幸福之城正在迅速崛起。

  “齐云西大道以前坑坑洼洼的,夜间行车不安全,完工后,道路平坦又宽敞。”市民杨先生欣喜地说。

  他口中的齐云西大道是贯穿休宁县城区的“大动脉”,长期由于车流量较大、载重车辆较多,路面损毁、凹凸不平,为群众出行带来不便。去年3月,齐云西大道改造提升工程启动,6个月后便完成路面、雨污水管道、人行道修复等,极大改善城区居民的出行条件。

  道路是一座城市的脊梁。该县先后对城区齐云西大道、率水路、蓝田路等5条主干道和玉玑山路、园艺路、书院路等7条次干道进行了改造提升,实施机非分离、路面破损修补、改造电子路牌、安装更换路灯、雨污水管网改造等。

  与路网建设一样,老旧小区的变化同样翻天覆地。家住供销社宿舍的黄汝祜对小区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供销社宿舍是个名副其实的老旧小区,由于没有物业服务加上设施老旧,出现排水不畅、停车困难、绿化缺株、路面坑洼等很多问题,居民生活十分不便。

  老旧小区项目建什么、怎么建、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居民最有发言权。

  时间回溯到2021年11月26日,在供销社宿舍,一场由该县海阳镇横江社区牵头组织的“板凳会”正在进行。“围绕水、电、路灯、污水管网等改造提升,居民代表发言,主管单位解答,社区负责协调,两个小时融洽的商议达成共识。”社区党委书记张捷睿介绍,通过“板凳会”等形式的民主决策管理机制,不断优化小区整治改造设计方案,确保改造工程取得最优效果,切实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2022年6月,改造工程正式施工。仅3个多月,小区地下管网、地面道路、车辆停放、文化生活、全民健身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改造。“生活环境‘大变脸’,大家倍加珍惜,都开始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规范停车,搞好‘小家’的同时兼顾‘大家’。”黄汝祜说。

  像供销社宿舍一样,越来越多的小区实现蝶变。全县202个小区分批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已改造提升103个老旧小区。项目全部进行公示,公开征集群众意见建议,方案由群众审议,过程由群众参与,质量由群众监督,成果由群众共享。

  幸福在这里,乡愁亦在这里。该县深入挖掘休宁状元文化、徽州文化等元素,打造淳化巷、霞屏巷等10条有休宁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街巷”,制作榜样休宁、人文休宁、美丽休宁、书香休宁、平安休宁、美丽休宁6条路的“一路一主题”公益广告。在屯溪西、齐云山高速口设计景观标识,呈现休宁地域特色的道路沿线景观带,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城区道路“换新装”、老旧小区“换新颜”、背街小巷“换新貌”……这场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从外到内,既美化了城市的“面子”,又夯实了城市的“里子”,让“山清水秀、一生休宁”具体而实在,真实而动人。

  文明铸魂 向善而行

  退役不退志。在家乡新岗位续写“兵王”传奇的王忠心,“带着娃娃去驻村”的医者伉俪徐晓婵、张建明夫妇,一条扁担挑起儿女成长路的汪美红……“榜样休宁”主题街区,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奋斗故事时时刻刻感动着每一个休宁人。

  近年来,像王忠心、徐晓婵张建明夫妇、汪美红一样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在休宁大地不断涌现。

  见微知著,以小观大。是什么让这座城市形成“发现最美、学习最美、争做最美”的良好氛围?是什么激发出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美好品德?一定是坚挺矗立的精神脊梁。

  近年来,休宁县着眼于凝聚民心、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坚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过程,为建设高品质休闲康养胜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全县上下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学习热潮: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260余场次。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理论文章征集,共征集上报105篇。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16场,在黄山南路为143名道德模范、好人打造“榜样休宁”主题街。

  文明的种子一旦落地生根,终将绽放美丽的花朵。成千上万的“红马甲”志愿者就是点缀在休宁城间的朵朵红花。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志愿服务队伍235支,注册志愿者32922人,注册率达15.57%。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等5项重点工作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00余场,惠及群众30万余人次。

  如今行走在休宁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广大居民主动作为,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谢谢”“您好”等文明用语,礼让斑马线、维护停车秩序、为“老弱病残孕”让座等文明行为随处可见,文明之风日益浓厚。

  精神风貌变了,文化自信就愈发坚定。坚持走文化自信道路的休宁加速推进“状元文化”城市品牌打造,推进“微改造、精提升”理念,投资60余万元启动状元广场提升改造项目,打造淳化巷等10条文化街巷,在城区及主要高速下口等地建成状元文化墙、休宁方言一百句等文化新地标,将内在的文化禀赋转化为外在的社会价值,让城市与文化同频共振。

  价值引领,文明铸魂。以文明创建为载体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以文化浸润为路径擦亮城市文明底色,以文化繁荣、文明进步塑造城市软实力,提振城市的“精气神”,涵养城市的“内在美”,将优秀文化基因根植于城市高质量发展之中,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

  精彩的答卷,源自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如今,休宁县的“骨架”在舒展、“血脉”在畅通、“颜值”在变美、精神在凝聚。处处盛开的文明之花,擦亮的不仅是魅力休宁的城市品牌,更将孕育出丰硕的共创、共建、共享幸福之果。

  (祁 俊 汪 悦)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