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时间:2023-12-15 13:35:04 稿源:池州日报

  元四村航拍图。 记者 张延鹤 摄

  走在贵池区里山街道元四村,只见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平坦整洁,文化广场上健身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会客厅里欢笑声不绝于耳,处处让人感受到舒适与惬意。

  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环境较差、经济薄弱的穷山村。近年来,元四村持续兴产业、美环境、聚合力,让村民“唱主角”、得实惠,小山村一跃成为市内外闻名的全国文明村。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两百万

  冬闲人不闲。近日,记者走进元四村茶叶种植基地,茶农正开展修枝、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为茶园顺利越冬和早春茶采摘做好充分准备。

  元四村现有人口3047人,耕地面积3033亩、林地面积45000亩。“过去的元四村没有主导产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穷山村。”元四村党委书记章谦介绍,近年来,元四村立足自身林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2018年,元四村注册成立元四村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以“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150亩,种植黄金芽、白仙子两种高端茶叶。“2022年首次销售干茶叶150公斤,获得收益7万元,今年收益10万元,待三年后进入丰产期年产茶量将达1500公斤,收益可达70万余元。”章谦说。

  与此同时,元四村还探索运用村企合作、独立经营、能人带动方式,发展高效黄精基地45亩、林下套种黄精项目220亩、股份制林场1000亩、葡萄园45亩,带动村民通过入股分红、长期就业、临时务工等形式增收。

  多元化发展让元四村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从2019年的45万元跃升到2022年的152.4万元,今年预计突破200万元。

  产业兴随之带来的便是就业稳。如今,该村100余名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22000元。

  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三年投入公共事业经费超百万

  冬日暖阳下,元四村的村民会客厅内,三位村民正围坐在一起唠家常、说变化。

  “过去门前的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变成了柏油路,两旁种有绿植,每天有人负责管护。”指着会客厅门口的道路,村民章荣华很感慨。

  “前年,村里一名老人跌倒受伤,通过村里统一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赔付了一万元。老年人再也不用担心伤了筋骨又空了口袋。”村民章荣生告诉记者。

  元四村村民会客厅面积约15平方米,由竹子建造而成。“我们自发建设了竹亭,村里的乡村振兴工作队添置了电视、桌椅、书籍等,大家又多了一个休闲娱乐场所。”参与村民会客厅建设的村民章新文高兴地说。

  村集体富了,元四村两委首先想到的是回馈村民。拆除破旧房屋及乱搭乱建15处,升级改造厕所488户,完成村主干道路9.8公里“黑色化”工程,为全村697名6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向困境学生发放助学金,聘用保洁员5名……近三年来,元四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钱用在“刀刃上”,累计投入公共事业经费超过100万元,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村庄环境日新月异,家家户户生活蒸蒸日上。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主动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文化志愿服务队、老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5支志愿者队伍,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乡风文明气象新——

  “逢四说事”解决群众诉求近百条

  好家风带出好村风。在元四村村民所有姓氏中,章姓占95%以上。近年来,该村通过传承章氏家风家训和编写村志等方式,厚植崇德向善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赋能。

  “这是元四村首本村志,2022年开始编写,目前初稿已经完成80%,希望通过它更好地传承元四的历史文化和家风文化。”元四村村志编写组成员、退休教师章新贵表示,预计明年村志能够面世。

  在倡导文明新风的同时,元四村还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我们组有个废弃牛棚有碍观瞻,我在‘逢四说事’上提出来后,经过村里几次上门做工作,现在已经成功拆除。”马山组组长喻胜利说。

  “之前开会时提出的意见,没想到这么快就施工了。”指着河道整治施工现场,垅上组村民组长章新焕满意地说,自己在“逢四说事”中提出的意见很快被纳入村里的决策项目。

  今年7月,元四村创新协商议事工作机制,每月逢4日、14日、24日组织召开“逢四说事”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群众诉求摆在‘桌面’上,能解决的当场解决,当下不能解决的留档跟进,截至目前共收集群众诉求110条,现已解决94条。”章谦介绍,通过“逢四说事”会,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温暖了民心、凝聚了合力,绘就了基层治理的“最大同心圆”。

  近年来,元四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旅游。章谦表示,元四村将继续立足资源优势,聚焦“农文旅”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奋力绘就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秀美画卷。(记者 徐婷)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