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庙前镇庙前村村民议事现场,一场接地气的议事会正在进行。庙前村党总支书记刘洋抛出议题后,议事会成员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场“议事会”,不仅可以提升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模式的探索,在潜移默化中搭建了倡树文明新风的“大舞台”。
“我儿子准备明年娶媳妇,家里经济压力大,咱这个会开得正及时,我想建议村委会在村规民约里面规定好彩礼钱的范围。”参会村民结合切身感受,纷纷建言献策,对丧葬陋习、高价彩礼等不良习俗提出了既贴合村民实际、紧扣自身利益,又“接地气”的意见建议。经过多次村民议事会讨论研究,庙前村修订完善了《庙前村村规民约》,明确了村内婚丧嫁娶等事项的操办原则和标准,为村民们减轻了经济压力,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以前没有明确议事会,村民们对村上的事情不太关心,关起门来自己办自己的事,现在只要他们提出疑惑,就会有知晓情况的村民或者议事会成员主动站出来解释情况,村里的事儿解决得更快了,群众也更加放心了。”庙前村党总支书记刘洋说。
近年来,庙前镇通过持续完善村民议事制度,不断听民声、聚民智、寻良方、谋良策,让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文明乡村建设也从事不关己“不想干”,转变为“主动干”,真正让基层治理迸发出“大能量”。
在推动常态化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路上,庙前镇围绕治理“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广泛深入地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利用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同时,积极探索完善“爱心超市”管理制度,激励群众参与自治、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接下来,庙前镇将不断完善村民议事制度,持续聚焦村民关注的急事要事,进一步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真正让村民议事成为凝聚民意的大舞台,成为基层善治的金钥匙,为打造美丽、和谐、富裕的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