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 文明家庭

时间:2021-06-21 17:24:35 稿源:安徽日报

  这位患有先天智力障碍的孩子,在父母培养和多方关爱下,先后获得5枚全国特奥会金牌。其家庭日前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夏程一家人其乐融融。(夏程供图)

  全心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你瞧我家收拾得还可以吧,知道你要来采访,我昨晚特意把家里重新打扫、擦洗了一遍,弄到今天凌晨一两点。”1月13日,记者走进全国五好家庭合肥市夏程家庭。女主人夏程的开场白触动人心,“我想以最好的家庭状态,来展现我们家庭和顺顺的成长故事。”

  顺顺,是夏程儿子何恩泽的小名。1997年,这个孩子尚未出生时就被查出脑缺氧,会造成先天性智力障碍。在妇幼保健院工作的夏程,深知这个诊断结果意味着什么,然而面对医生“中止妊娠”的建议,她还是决定把孩子生下来。“母子连心,孩子已经足月临产,要放弃这个鲜活的小生命,实在舍不得。”夏程说,丈夫在部队工作忙,妊娠38周,腹中胎儿的陪伴,给了她无限温暖和安慰。孩子的每一次胎动,做母亲的每一次温柔抚触,彼此仿佛都能感应到。

  从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开始,夏程和爱人何建武就下决心,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永远爱他,“顺顺虽然没有健康的身体,但他拥有纯净的笑容,美好的心灵,他是我们最可爱的天使。”

  何恩泽从1997年出生后,就开始接受治疗。夏程带着他跑遍了北京、上海、山西太原、江苏南京等地的脑瘫医院,只要听说哪里的医院有名气,治疗效果好,她都要带孩子去“碰碰运气”。何恩泽每个疗程的治疗需要住院一个月,花费好几千元,出院回家后还要继续进行针灸治疗,做康复训练。求医8年、康复训练10多年,夫妻俩劳心劳力,欠下一堆债务,却从未想过放弃。

  因为病情,何恩泽小时候总是踮着脚尖,站立不稳,也无法学会走路。何建武跑遍市场,找到一种木质转椅,请木工改造成儿子学步的辅助器。他还自己动手,为儿子设计了一款“矫正鞋”。夏程则自学了儿童心理学知识,了解特殊孩子的心理,以便更好地与孩子沟通相处。

  坚持不懈的付出,让何恩泽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孩子可以站稳了,学会骑儿童车了,走路不再踮着脚尖了……每一点进步,都让夏程夫妻欣喜不已。

  悉心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2010年,在第五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13岁的何恩泽斩获50米短跑、跳远和垒球3块金牌。2011年,他被评为第三届“江淮好少年”,省领导亲自为他颁奖。2015第六届全国特奥会,何恩泽摘得1金1银。2019年第七届全国特奥会,他再获1金1银1铜的好成绩。

  “没有特教班,没有恩师刘俊的培养,就没有顺顺的今天。”夏程深有体会地说。

  8岁以内,是脑瘫患儿的最佳治疗时机。8岁时,顺顺的病情已经明显好转,但与正常孩子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生活无法自理,也无法适应正常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有时,何恩泽在学校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歧视、排挤,偶尔还会被人欺负。每次听说孩子受了委屈,看到孩子伤心的眼神,夏程夫妻都特别难受。

  特殊孩子应该怎么教育、怎样融入社会?2007年,何建武调到我省合肥市工作。何恩泽随父亲到合肥生活,历经几次转学后,进入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特教班就读。在这里,他迎来了自己的成长契机。

  蚌四小是一所集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学校。学校特教班建于1988年。“学校氛围很好,特殊孩子与正常孩子长期在一个校园里学习、交往,友好相处,顺顺在这里不会受到歧视和排挤。老师们对特殊孩子因材施教,非常专业。”夏程说,孩子在学校每天都很快乐,还在特教老师刘俊的悉心栽培下,登上了全国特奥会的大舞台。

  “何恩泽刚到我们学校时,身体协调性不太好,走路、上台阶经常会摔跤,我就带着他练习跑步,训练肢体协调力和柔韧性。当然刚开始是跑不起来的,只能用一根棍子牵着他走一走。”刘俊老师介绍,经过一个月的专业训练,何恩泽的跑步能力、下肢能力已经明显提高。经过长期训练,何恩泽的运动潜能被充分挖掘,成绩突飞猛进,在一群特殊孩子中脱颖而出。

  作为我省特奥会训练基地,2010年,蚌四小组队代表我省参加全国特奥会比赛。何恩泽成功入选。老师在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训练。爸爸何建武则当起“编外教练”,每天早晨5点准时起床带着儿子训练,风雨无阻。刘俊告诉记者,这次比赛,何恩泽一人夺得3枚金牌,打破了我省小选手在全国特奥会上的个人获奖记录。

  齐心协助孩子走人生路

  从军29年,何建武先后荣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2013年从部队转业到省政府驻京办接待处工作,何恩泽跟随爸爸进入北京天睿残疾人培训中心,后来留在北京就业。夏程则带着小女儿何海纳,留在合肥工作、学习。

  “我们虽然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但几乎每天都要通过网络进行‘家庭聚会’,要是因为工作太忙无法视频和通话,也一定会微信留言说明情况。”采访中,夏程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家庭微信群的聊天记录。隔着屏幕看到丈夫和儿子一起冬至包饺子、打乒乓球,夏程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结婚20多年,夏程夫妻两地分居10年。夫妻双方始终如一的爱与信任,对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担当,是这个家庭的幸福密码。这个特殊的家庭,也收到了来自亲人朋友、社会各界源源不断的关爱。

  8年求医,何建武最多只能把妻儿送到医院,就要匆匆返回部队。夏程的父亲最疼爱这个身体情况特殊的小外孙。他主动住到了女儿女婿家,帮忙照料外孙,全程陪护女儿和外孙到外地求医,在医院陪房。

  刚结婚时,何建武的账户上只有180元钱。何恩泽高达10几万元的医疗费用中,有部队借款,也有领导、战友和亲戚朋友的慷慨相助。何恩泽小时候喜欢骑儿童车,却不能很好地控制速度,常常在部队家属大院里“横冲直撞”,有一次差点撞上了军车。部队领导知情后,要求所有车辆进入家属大院都要把车度降下来,为这个特殊的孩子“让路”。

  夏程每年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要带孩子外出求医,无法全勤工作,按规定拿不到足额奖金。但每次请假求医,单位领导都是“一路绿灯”,从不为难;有时工作需要实在离不开,同事们也会主动顶班,接替她的工作;而每年数千元的“奖金”,单位总是一分不少地打到夏程的账户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对这个特殊家庭的关爱金。

  “建在普通小学的特教班,给了残疾孩子一个宽松友好的教育环境,也为孩子提供了适合他的特殊教育,开辟了一条成长成才的道路。”夏程说,特奥会比赛规则,同样为残疾孩子作了充分考量。她介绍,特奥会比赛前,有一个预报成绩的环节,即把孩子平时的比赛成绩预报给大会组委会,组委会据此进行分组。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预赛成绩相近的孩子,会被安排在一起进行决赛。决赛成绩比预赛成绩上下浮动不能超过15%,否则将取消比赛成绩。以跑步为例,特殊孩子比赛时一般控制不了自己,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候还会停下来等一等。在夏程看来,特奥会比赛规则的设计,既照顾到孩子们特殊的身体情况,又能避免有的运动员作弊、隐瞒成绩,在决赛时再发力快跑。

  何恩泽的妹妹何海纳,5岁时就获得第六届全国校园艺术节“小金话筒”主持人大赛(学前组语言类)一等奖,如今在读初中,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我相信在今天这样的和谐社会里,特殊孩子、正常孩子,都能通过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夏程说。(记者 贾学蕊)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