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 文明校园

时间:2023-05-10 10:24:04 稿源:芜湖日报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育的阵地,是夯实思想政治根基的土壤。南陵县籍山镇中心小学积极开展全国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将校园建设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涵育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园、滋养新时代文明风尚的沃土。

  加强思政建设

  培育未成年人家国情怀

  南陵县籍山镇中心小学办学水平一直居全县领先位置,是全县小学教育集团“领军人”,“芜湖市文明单位”和“安徽省文明校园”。在重视教育教学的同时,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育,夯实学生思政品质根基。

  学校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多次组织学生前往王稼祥母校原址参观学习,每年“清明祭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李家发”、“向国旗敬礼”等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已成为惯例定期开展。 每学期都举办校园道德讲堂,宣讲国学经典,讲述身边的“新时代好少年”故事等活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怀。

  学校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强化学科的德育渗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开展法治教育,每学期邀请法官、民警进行法治讲座,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定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磨炼意志,培育团队精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室全程开放,规范上课,每学期邀请专家对师生及家长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利用校园道德讲堂、宣传栏、校园广播、电视台、旗下讲话、班团队会等多种形式在全校广泛开展培育学习和宣传“新时代好少年”活动。该校有2名学生荣获“芜湖市新时代好少年”,多名学生当选县“新时代好少年”。

  建立内外体系

  营造思政浓厚氛围

  学校以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教育理念为指引,创建“爱国、爱校、爱家、爱伙伴、爱自然”的特色学校文化。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运用校训、校史、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全方位营造浓厚的思想政治文化氛围。

  为充分体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要求,学校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志愿服务、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三礼四节”即开学典礼、入队仪式、毕业典礼及体育节、环保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等大型活动的举办,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举办经典诵读、汉字听写等活动,充分演绎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让文化浸润人心。学校师生参加经典诵读比赛,已连续十三届获得县级一等奖,并多次荣获省市级一等奖;少先队鼓号队参加市县级队列表演比赛多次荣获特等奖。

  完善德育阵地,加强学校与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的双向联系,建立功能完善的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和“留守儿童之家”,为全校未成年人开展校外德育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文化建设

  系列活动有声有色

  重视校内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利用广播站、宣传橱窗、大型显示屏、教室走廊、墙壁、校园文化墙等载体的宣传作用,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间,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了校园网络安全建设。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传播正能量。

  打造特色社团,完善活动体系。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开设了22个社团,尤其是“武术”“衍纸”“目连戏”等传承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社团,深受同学们喜爱,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徐江红)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南陵县委宣传部(文明办)

  

责编: